【《大鼠》及翻译(mdash及阅读题答案)】在语文学习中,文言文阅读是重要的一部分,而《大鼠》作为一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故事,常被选入教材或考试题中。它不仅语言简练,而且寓意深刻,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本文将对《大鼠》进行原文、翻译及阅读理解题目的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篇经典作品。
一、原文
《大鼠》
清·蒲松龄
有富室,偶得二小鼠,甚喜。夜半,鼠咬其衣,惊起视之,无他物。翌日,复咬,遂怒,命仆人捕之。仆人至,鼠已遁去。后数日,鼠又来,竟咬破其箱,取食其中之物。富人益怒,欲尽杀之。忽见鼠群自外入,皆巨如猫,举家惊恐,不知所措。俄而,鼠群尽出,屋中空无一物,唯余空箱耳。
二、译文
有一个富裕的人家,偶然得到了两只小老鼠,非常高兴。到了半夜,老鼠咬了他的衣服,他惊醒后查看,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第二天,老鼠又咬,于是他很生气,命令仆人去捕捉。仆人赶到时,老鼠已经逃走了。几天后,老鼠再次出现,竟然咬破了箱子,偷吃了里面的物品。富人更加愤怒,想要把它们全部杀死。忽然间,一群老鼠从外面进来,都像猫一样大,全家人都惊慌失措,不知道该怎么办。不一会儿,老鼠们全都离开了,屋里只剩下空箱子。
三、阅读理解题解析
1. 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
答:文章讲述了一个富人因老鼠频繁捣乱而试图消灭它们,最终却遭遇更大规模的老鼠入侵,导致家中财物被洗劫一空的故事。
2. “鼠群自外入,皆巨如猫”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答:这句话揭示了老鼠的异常庞大,为下文的灾难性后果埋下伏笔,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和警示意义。
3. 文中“富人益怒”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富人对老鼠的行为感到极度不满,表现出他的急躁和缺乏远见,也为后来的失败做了铺垫。
4. 文章结尾“屋中空无一物,唯余空箱耳”有何深意?
答:这句话暗示了贪婪和粗暴处理问题的后果,也反映了自然法则的不可违背,带有明显的讽刺意味。
四、主题思想
《大鼠》通过一个看似普通的家庭事件,揭示了人性中的贪婪、盲目与短视。作者借老鼠的“反噬”现象,表达了对人类破坏自然平衡行为的批评,同时也提醒人们要尊重自然、谨慎行事。
五、写作启示
这篇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结构紧凑,情节跌宕起伏,富有哲理。它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其规律和界限,若一味以强权压制,反而可能引发更大的灾难。因此,在面对问题时,应保持冷静与理性,避免冲动行事。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大鼠》这篇文言短文的价值与意义。无论是从语言表达、情节设计还是思想内涵来看,它都是一篇值得反复品味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