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襟见肘的成语意思是什么】“捉襟见肘”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在经济、物资或能力等方面极度匮乏,难以应对当前的状况。这个成语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在文学作品中也常出现,具有较强的表达力和形象性。
从字面来看,“捉襟见肘”中的“襟”指的是衣服的前襟,“肘”则是手臂的弯曲处。当一个人的衣服破旧或者过于紧身时,拉扯衣襟可能无法遮住手臂的肘部,因此“捉襟见肘”原意是形容衣衫褴褛、破旧不堪的样子。后来,这个成语逐渐引申为形容资源不足、处境困难,甚至到了连基本维持都显得吃力的地步。
在现代汉语中,“捉襟见肘”多用于描述经济拮据、资金紧张、人力不足等情况。例如:
- 公司因资金链断裂,目前处于捉襟见肘的状态。
- 他刚创业,人手不够,事情又多,真是捉襟见肘。
此外,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面对多个任务或压力时,感到力不从心,难以兼顾。比如:
- 这个项目还没完成,另一个任务又来了,真是捉襟见肘。
虽然“捉襟见肘”常用于描述困境,但它的使用也要根据具体语境来判断,避免用词不当。它更强调的是“短缺”与“无力应对”的状态,而不是单纯的忙碌或辛苦。
总之,“捉襟见肘”是一个形象生动、寓意深刻的成语,能够准确地表达出一种窘迫、困难的处境。了解并正确使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我们在表达中更加精准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