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万年牢》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属于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为“以诚待人”,旨在通过学习一系列与诚信有关的文章,让学生理解诚信的重要性,并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诚信。
本文讲述了一位父亲卖糖葫芦的故事,展现了父亲对产品质量的严格要求以及做人要诚实守信的道理。文章语言朴实无华,但寓意深刻,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和理解。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能够初步理解文章的大意。但是由于他们年龄较小,生活经验有限,对于文中所表达的诚信观念可能缺乏深入的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加深对诚信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概括段落大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意思;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体验人物情感。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父亲坚持质量第一、诚实守信的精神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文中关于诚信的具体事例及其意义;
难点:结合自身经历谈一谈如何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资料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一些关于食品卫生安全问题的小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思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然后引出课题《万年牢》,激发学生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圈画出生字新词。
2. 教师检查预习情况,指导学生认读生字词。
3. 请几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并进行评价。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 分析第一部分(1-3自然段),思考父亲为什么要把糖葫芦做得那么好?
- 讨论交流后总结出答案:因为父亲认为只有用心去做事才能赢得顾客的信任。
2. 阅读第二部分(4-7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写父亲言行举止的句子,体会他作为一位手艺人应有的态度。
- 引导学生发现父亲不仅注重产品的外观美观,更重视内在的质量。
3. 学习第三部分(8-10自然段),讨论为什么父亲会选择离开大城市回到家乡?
- 从文中找到关键信息,明白父亲不愿意为了金钱利益而放弃自己的原则。
(四)拓展延伸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在生活中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像文中的父亲一样坚持诚信呢?鼓励大家分享自己身边的例子。
(五)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诚信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们将这种精神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去。
七、作业布置
1. 抄写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写出感悟。
2. 查阅更多关于诚信的故事或名言警句,下节课分享给大家。
八、板书设计
1.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 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3. 拓展延伸
4. 课堂小结
5.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