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别云间》教案教学设计-word课件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别云间》教案教学设计-word课件,真的撑不住了,求给个答案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02 23:20:57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明代著名诗人夏完淳所作的一首诗《别云间》。这首诗是作者在临刑前写下的绝笔之作,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二、作者简介

夏完淳(1631年-1647年),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溪,松江华亭人(今上海松江)。明末少年抗清英雄,著名诗人、散文家。他从小聪明好学,精通经史,擅长诗词歌赋。他的诗文多表现忠贞爱国的思想感情,风格慷慨悲壮,感人至深。

三、背景介绍

夏完淳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目睹明朝灭亡,痛心疾首,立志为恢复明朝而奋斗。他在父亲夏允彝和老师陈子龙的指导下,积极参与抗清斗争。然而,由于力量悬殊,抗清失败,夏完淳被捕入狱。在狱中,他坚贞不屈,写下许多感人肺腑的诗篇,其中就包括这首《别云间》。

四、文本解读

1. 初读感知

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读一遍这首诗,感受一下它的节奏和韵律。

2. 精读理解

接下来,让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的

首联:“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这两句交代了作者的身份和处境。"三年羁旅客"说明作者已经在外漂泊了三年,"今日又南冠"中的"南冠"指的是被俘虏的意思,表明作者如今再次被囚禁。

颔联:“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这两句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悲愤之情。面对破碎的山河,作者不禁泪流满面,感叹天地之间竟无容身之地。

颈联:“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即将赴死时对故乡的不舍之情。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但要离开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却实属不易。

尾联:“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这两句寄托了作者的希望与信念。他相信自己死后依然会以英魂的形式归来,继续关注着这片土地上的变化。

3. 深度探究

提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这首诗通过描写作者临刑前的心情,表达了他对家乡的眷恋、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死亡的坦然接受。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五、课堂练习

1.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 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翻译这首诗。

六、总结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夏完淳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及其代表作《别云间》。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勇敢面对困难,积极向上。

七、作业布置

查找更多关于夏完淳的资料,撰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小短文,谈谈你对他及他的作品的理解。

八、板书设计

1. 作者简介

2. 背景介绍

3. 文本解读

- 初读感知

- 精读理解

- 深度探究

4. 课堂练习

5. 总结提升

6. 作业布置

7. 板书设计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别云间》这篇课文。如果有任何疑问,请随时提出。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