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侃惜谷》是一篇古代文言文,出自《晋书·陶侃传》,讲述了东晋名将陶侃珍惜粮食、体恤百姓的故事。文章虽短,但寓意深刻,体现了古人勤俭节约、关爱民生的美德。
原文节选如下:
>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束新稻,问之,曰:“欲以饷(xiǎng)母。”侃曰:“汝既以奉母,吾当助汝。”遂取其稻,与之。
这段文字讲的是陶侃在一次外出时,看到有人拿着一束新稻子,便询问原因。那人说是要拿去给母亲吃。陶侃听后非常感动,说:“你既然要孝敬母亲,我应当帮助你。”于是就把自己带的稻子也给了他。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陶侃不仅关心百姓的生活,还特别重视孝道和仁爱之心。他在位期间,为官清廉,体恤民情,深受百姓爱戴。
阅读理解题参考答案:
1. 文中“惜谷”是什么意思?
答:指陶侃对粮食的珍惜,体现出他节俭、爱民的思想。
2. 陶侃为什么帮助那个拿稻子的人?
答:因为那个人是想把稻子送给母亲吃,陶侃被他的孝心所感动,决定帮助他。
3. 从文中可以看出陶侃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陶侃是一个体恤百姓、富有同情心、注重孝道、节俭爱民的人。
4. 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我们要珍惜粮食,尊重父母,关心他人,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这篇文章虽然简短,但内容丰富,语言精炼,非常适合用来进行文言文阅读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