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揠苗助长》课堂实录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揠苗助长》课堂实录,这个问题到底啥解法?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30 01:35:25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寓言《揠苗助长》的寓意,体会其揭示的道理。

2. 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思考成长与努力的关系。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非常有趣的故事,它虽然短小,但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你们知道吗?在古代,有一位农夫因为太着急,竟然把禾苗一棵棵往上拔,结果禾苗全死了。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揠苗助长》。

生:(齐声)《揠苗助长》!

师: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这个故事,看看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请用一句话说说你对这个故事的初步印象。

(学生朗读课文)

师:谁来分享一下你的感受?

生:我觉得这个农夫很傻,他想让禾苗长得快一点,却反而害了它们。

师:说得很好!那你能说说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吗?

生:一个农夫觉得禾苗长得太慢,就把它一棵棵往上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

师:非常好,看来大家已经初步理解了故事内容。

3. 精读分析,深入理解(15分钟)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分析这个故事。首先,请大家看“古时候有个人,他种了一片禾苗。”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生:这个人种了禾苗,可能是个农民。

师:对,这是一个普通的农夫。那么他为什么要把禾苗拔高呢?

生:因为他希望禾苗长得更快,好早点收获。

师:是的,这说明他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我们来看看“他每天跑到田里去看,觉得禾苗好像没有长,心里很焦急。”

师:这里“焦急”这个词很重要,说明他内心非常着急。那么他做了什么?

生:他把禾苗一棵棵拔高,希望它们快点长大。

师:结果呢?

生:禾苗都枯死了。

师:对,这就是“揠苗助长”的后果。那么,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生:不能急于求成,要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来做事情。

师:非常好!这就是这个寓言的核心道理。

4. 联系实际,拓展延伸(10分钟)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揠苗助长”的情况呢?

生:比如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结果成绩还是不好。

生:还有些家长让孩子学很多才艺,孩子压力很大,反而学不好。

师:这些例子都很贴切。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示:任何事情都需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

师:那么,你们认为在学习中应该如何做呢?

生:要一步一个脚印,不能贪多。

生:要有耐心,不能因为一时看不到成果就放弃。

师:说得很好!希望大家都能记住这个道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做一个有耐心、有方法的人。

5. 总结提升(5分钟)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揠苗助长》这篇寓言,了解了它的内容和寓意。通过这个故事,我们明白了做事要遵循规律,不能急于求成。希望大家在生活中能够运用这个道理,走好每一步。

三、作业布置:

1. 用自己的话复述《揠苗助长》的故事。

2. 写一段话,谈谈你在生活中如何避免“揠苗助长”的做法。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讨论和联系实际,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寓言的内涵。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较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寓言语言特点的分析,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