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心肺复苏后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抢救护理】在临床急救过程中,心肺复苏(CPR)是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然而,在成功恢复自主循环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orsades de Pointes, TdP),这给后续的护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本文结合一例成功实施心肺复苏后并发TdP的病例,探讨其抢救与护理过程,以期为类似情况提供参考。
该患者因突发意识丧失被送入急诊科,经初步评估后立即启动CPR流程。经过约10分钟的胸外按压及电除颤,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然而,随后的心电监护显示其心律出现异常,表现为宽QRS波心动过速,且QRS波形态不断变化,符合TdP的特征。
针对该患者,医疗团队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紧急处理措施。首先,停止可能诱发TdP的药物,如某些抗心律失常药或抗生素;其次,给予静脉注射硫酸镁,这是治疗TdP的首选药物之一;同时,监测电解质水平,特别是钾、镁和钙的浓度,确保其处于正常范围。此外,根据患者心率情况,适当调整心率控制药物的使用,并密切观察心电图变化。
在护理方面,护士团队严格执行医嘱,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以及意识状态的变化。同时,做好心理支持,稳定患者情绪,避免因焦虑加重病情。对于患者家属,也进行了详细的病情解释和安抚,使其了解治疗过程和可能的风险。
在整个抢救过程中,多学科协作起到了关键作用。心血管内科、急诊科和护理团队紧密配合,确保各项措施及时、准确地执行。最终,患者的病情逐渐稳定,心律恢复正常,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综上所述,心肺复苏后出现TdP是一种较为危险的并发症,需要医护人员具备高度的专业素养和快速反应能力。通过科学的抢救措施和细致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质量。未来,应加强对此类病例的临床研究,进一步优化救治流程,提升急救护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