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文言文翻译登泰山记原文及翻译】《登泰山记》是清代文学家姚鼐所写的一篇散文,文章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寒冬时节攀登泰山的经历,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与登山过程的艰辛。这篇文章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也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范文。
原文: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栏,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古谓之天门溪水。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桐城姚鼐记。
翻译: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出发,冒着风雪,经过齐河、长清,穿过泰山西北的山谷,越过长城的界限,到达泰安。这月的丁未日,我与知府朱孝纯的儿子朱子颍从南面的山脚开始攀登。走了四十多里,沿途都是用石块砌成的台阶,共有七千多级。泰山的正南方有三条山谷。中间的山谷环绕着泰安城,古人称之为“天门溪水”。我一开始沿着这条山谷进入,走了一半路,翻过中岭,再沿着西边的山谷走,最终到达了山顶。
桐城人姚鼐记录。
内容解析:
《登泰山记》虽篇幅不长,但语言凝练,描写细腻,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感悟。文章开头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行程,接着详细描写了登山的过程,包括山路的陡峭、石阶的密集,以及沿途的风景。最后以简短的结尾收束全文,给人余韵悠长之感。
学习建议:
1. 文言词汇积累:如“乘风雪”、“砌石为栏”、“道皆砌石为栏”等,有助于理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
2. 句式分析:注意文中多用四字短语和对仗结构,增强语言的节奏感。
3. 写作借鉴:文章结构清晰,描写有序,适合用来学习如何用简练的文字表达丰富的景象。
结语:
《登泰山记》不仅是一篇优美的游记散文,更是一篇富有哲理的作品。它告诉我们,人生的旅程如同登山,虽然艰难险阻,但只要坚持不懈,终能抵达理想的高峰。通过学习这篇作品,我们不仅能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更能从中获得精神上的启发。
如需进一步了解《登泰山记》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或相关拓展阅读,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