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关于豪放派的诗词30首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关于豪放派的诗词30首,在线等,求大佬翻牌!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4 12:44:24

关于豪放派的诗词30首】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豪放派以其气势磅礴、情感奔放、意境开阔而独树一帜。豪放派诗词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感悟,也体现了他们不拘小节、敢于抒发胸中块垒的精神风貌。本文将精选30首代表性的豪放派诗词,带您领略这一流派的独特魅力。

1.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2.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3.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4.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5. 《满江红·写怀》——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6. 《临江仙·送钱穆父》——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岁,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7.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8.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9.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辛弃疾

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起,醉倒谁知这意?

10.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11. 《六州歌头·少年侠气》——贺铸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

12.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苏轼

霜余已失长堤柳,潮上今来过客船。城下沧浪水,一杯聊复慰离筵。

13.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14. 《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苏轼

记得堂前烛影,依稀梦里相逢。如今憔悴客他邦,十年官路,常是伴孤鸿。

15.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16. 《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17.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8. 《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辛弃疾

有客慨然谈功名,壮志未酬鬓先斑。笑将锦瑟调冰盏,懒把金钗插鬓边。

19.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现代豪放诗)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20. 《破阵子·燕子》——辛弃疾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21.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22.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暗,凤楼龙阁。

23.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张孝祥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陵阙,回首万里河山。

24. 《临江仙·送钱穆父》——苏轼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此去,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25. 《贺新郎·九日》——刘克庄

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帆争发。天公不语对枯枝,惟有墨云如泼。

26. 《鹧鸪天·送人》——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云游子身,落日故园心。

27. 《水调歌头·送杨民瞻》——辛弃疾

日落野烟合,风起暮云深。危楼高百尺,却道不如心。

28. 《满江红·登黄鹤楼》——岳飞

万里中原风尘,数载烽烟。铁马金戈,气吞万里如虎。

29. 《临江仙·夜归临皋》——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30.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这些诗词不仅在艺术风格上展现出豪放派的特色,也在思想内涵上反映了作者对国家、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无论是苏轼的洒脱旷达,还是辛弃疾的慷慨激昂,都让人感受到豪放派诗词所蕴含的磅礴气势与深沉情感。希望这篇整理能带您走进豪放派的世界,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