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小兔找太阳》】一、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故事《小兔找太阳》,让幼儿了解太阳的基本特征,如颜色、形状、作用等。
2. 语言目标:引导幼儿认真倾听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情节,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培养幼儿热爱生活、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二、活动准备:
- 故事图片或PPT课件(包括小兔、太阳、红灯笼、红气球等)
- 小兔头饰若干
- 太阳、红灯笼、红气球等实物或图片道具
- 背景音乐(轻柔的自然音乐)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一张太阳的图片,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引导幼儿说出“太阳”,并简单描述太阳的颜色、形状和感觉。
接着出示一张小兔子的图片,提问:“今天我们要讲一个关于小兔的故事,它在找太阳,你们想知道它为什么找太阳吗?”
2. 故事讲述(8分钟)
教师一边展示图片,一边生动地讲述《小兔找太阳》的故事:
“一天早上,小兔醒来后,发现天有点暗,它想:‘是不是太阳不见了?’于是它开始找太阳。它先看到了一个红灯笼,问:‘你是太阳吗?’红灯笼说:‘我不是,我是挂在门口的。’接着,小兔又看到一个红气球,问:‘你是太阳吗?’红气球说:‘我不是,我是飘在空中的。’小兔继续走,终于看到了天空中明亮的太阳,它开心地说:‘原来太阳在这里!’”
3. 师生互动(7分钟)
- 教师提问:“小兔找了哪些东西?它有没有找到太阳?”
- 幼儿分组讨论:“如果你是小兔,你会怎么找太阳?”
- 邀请几名幼儿模仿小兔的动作,边做动作边说:“我找太阳,我找太阳……”
4. 情景表演(8分钟)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景表演,分配角色:
- 一部分幼儿扮演小兔,另一部分幼儿扮演红灯笼、红气球、太阳等。
- 在背景音乐下,幼儿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表演,增强对故事的理解和兴趣。
5. 总结与延伸(2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听了《小兔找太阳》的故事,知道了太阳是红色的、圆圆的、亮亮的。我们也要像小兔一样,多观察、多思考。”
四、活动延伸:
- 在户外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真实的太阳,感受阳光的温暖。
- 鼓励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画一幅“我眼中的太阳”。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故事为载体,结合了语言表达、情境表演等多种形式,增强了幼儿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手段,如加入多媒体动画、音乐等,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备注: 本教案为原创内容,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