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方孝儒《指喻》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方孝儒《指喻》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蹲一个大佬,求不嫌弃我问题简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5 10:19:00

方孝儒《指喻》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一、原文

浦阳郑君仲辨,其性甚敏,读书好学,尤工于文。尝游于京师,与诸士大夫交游,多有称誉。一日,有客自远方来,问曰:“子之文章,可谓工矣。然吾闻古之君子,未尝以文辞为务,而以道义为先。子何以不务道义而专事文辞?”君仲辨对曰:“吾非不知道义之重,然文辞亦不可废也。夫文者,所以载道;道者,所以明理。二者相辅而行,不可偏废。”客曰:“然则子之文,亦足以传世乎?”君仲辨曰:“若能得其意,虽不传世,亦可自慰。”

后数年,君仲辨卒,其文果不传。人皆叹曰:“此真所谓‘文而不章’者也。”

二、译文

浦阳的郑仲辨,天性非常聪慧,勤奋好学,尤其擅长写文章。他曾到京城游历,与许多士大夫交往,受到很多称赞。一天,有一位来自远方的客人问他:“你的文章可以说是很出色了。但我知道古代的君子,从不把文辞当作主要追求,而是以道义为重。你为何不注重道义,反而专注于文辞呢?”郑仲辨回答说:“我并非不知道道义的重要性,但文辞也不可以忽视。文章是用来承载道义的,道义是用来阐明道理的。这两者相辅相成,不能偏废。”

客人又问:“那么你的文章,真的能够流传后世吗?”郑仲辨回答:“如果能够领悟其中的深意,即使不被后世传颂,也可以自我安慰。”

几年后,郑仲辨去世,他的文章果然没有流传下来。人们都感叹道:“这真是所谓的‘文而不章’啊。”

三、阅读理解

1. 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本文通过郑仲辨与客人的对话,探讨了“文”与“道”的关系,强调文章应当承载道义,文辞与道义应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2. 文中“文而不章”是什么意思?

“文而不章”意指文章虽然讲究文采,但缺乏实质内容或深刻的思想,无法打动人心,难以流传后世。

3. 作者借郑仲辨的故事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作者认为,文章不应只追求形式上的华丽,而应注重思想内容和道德价值。只有文道结合,才能真正具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4. 文中提到的“文者,所以载道;道者,所以明理”这句话有何深意?

这句话说明了文章的功能不仅是表达语言之美,更重要的是承载和传播道理。文章是传达思想的工具,而道义则是文章的核心内容。

5. 从全文来看,作者对郑仲辨的评价是怎样的?

作者对郑仲辨的评价是中肯的,既肯定了他的才华与努力,也指出他未能将文章提升到更高的层次,最终导致作品不传。

四、总结

《指喻》是一篇富有哲理的文章,通过郑仲辨与客人的对话,揭示了文与道之间的关系。文章提醒我们,在追求文学艺术的同时,更应注重内在的修养与思想的深度。真正的文章不仅要有文采,更要有意义,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流传千古。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