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童年读书笔记1000字摘抄(关于童年的作文)】《童年》是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讲述了主人公阿廖沙(即高尔基本人)在童年时期的生活经历。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幅生动描绘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画卷。通过阅读《童年》,我深刻体会到了童年与成长之间的关系,也对人性、家庭和社会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末的俄国,阿廖沙的父亲早逝,母亲无力抚养他,于是他被送到外祖父家生活。外祖父是一个贪婪、暴躁的商人,常常打骂家人;而外祖母则是一位慈祥善良的老人,她用温暖的心灵和智慧为阿廖沙撑起一片天。在这个充满苦难的家庭中,阿廖沙经历了孤独、恐惧和痛苦,但也逐渐学会了坚强与独立。
书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外祖母的形象。她虽然生活在贫困与压迫之中,却始终保持着一颗善良的心。她用讲故事的方式教育阿廖沙,让他明白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理解。她常说:“人要活得正直,不能像野兽一样。”这句话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也成为我面对困难时的精神支柱。
在《童年》中,高尔基没有刻意美化自己的童年,而是以真实、朴素的语言记录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他描写了许多令人窒息的场景:亲戚间的争斗、生活的艰难、亲人的离世……这些都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沉重的历史感和现实感。然而,正是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中,阿廖沙逐渐成长为一个有思想、有担当的人。
读完《童年》,我不禁反思自己的童年。我们这一代人生活在物质丰富的时代,拥有更多的关爱与呵护,但也许正因为如此,我们缺乏了那种在逆境中磨砺出来的坚韧与勇气。高尔基的童年告诉我们,真正的成长不是来自优越的环境,而是来自面对困难时的坚持与选择。
此外,《童年》还让我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深远。阿廖沙的外祖父虽然性格暴戾,但他对金钱的执着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而外祖母则用她的爱与智慧,成为阿廖沙生命中的灯塔。
总的来说,《童年》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的作品。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也让我们思考了人生的本质与价值。高尔基用他真实的经历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只要心中有光,就能走出黑暗,走向光明。
这篇读书笔记虽不足千字,但却是我对《童年》这部经典之作的真诚感悟。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从中获得启发,在成长的路上走得更加坚定与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