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雨果及其作品风格;掌握书信体裁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雨果对英法联军行为的批判态度。
难点:体会雨果作为一位法国作家,在面对本国侵略行径时所表现出的大义凛然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章——《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这篇文章是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写给参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英法联军成员的一封公开信。在这封信中,雨果表达了他对这场战争的看法以及对受害者深深的同情。那么,雨果是如何评价这次战争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吧!
二、初读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句读,并思考以下问题:
- 雨果在信中提到了哪些具体事件?
- 他对于这些事件持什么态度?
2.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初步把握文章大意。
三、精读探究
1. 分析第一部分(开头至“这是文明对野蛮所干出的事情”)
- 雨果首先描述了圆明园这座东方艺术宝库的辉煌景象,这体现了什么?
- 接着他提到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了圆明园,这种行为被称为什么?
- 这里使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2. 分析第二部分(从“我们欧洲人自认为是文明人”开始)
- 雨果在这里提出了一个观点:“在地球上某个地方,曾经有一个世界奇迹,它的名字叫圆明园。”这句话有什么深意?
- 当他说到“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这里的“强盗”指的是谁?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
- 对于这种侵略行为,雨果的态度如何?他是怎样表达自己立场的?
3. 分析第三部分(最后几段)
- 雨果预言未来的历史将会公正地评判这段历史,你认为他的依据是什么?
- 他在结尾处说:“我希望有朝一日,法兰西能够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中国。”这句话反映了雨果怎样的情怀?
四、小组合作讨论
1. 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理解,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讨论:假如你是当时的中国人,听到雨果这样的言论会有什么感受?
3. 思考:雨果为何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写出这样一封充满力量的信件?
五、总结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认识了一位伟大的作家——维克多·雨果,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正义的力量。希望同学们能从这篇课文中汲取营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六、布置作业
1. 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2. 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雨果的信息及其其他代表作;
3.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对这篇课文的感受。
【板书设计】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雨果
圆明园→世界奇迹→强盗行径→正义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