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报成都市环境监察执法支队】成都市环境监察执法支队
为进一步加强全市生态环境安全体系建设,提升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成都市环境监察执法支队结合当前环境管理实际,围绕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重点任务、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等方面,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工业项目不断推进,环境风险源数量持续增加,各类环境污染隐患日益复杂。为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我支队高度重视环境应急管理工作,逐步建立起覆盖全市的环境应急管理体系。
一是完善制度建设。根据国家及省市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并修订了《成都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规范应急响应流程,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反应、科学处置。
二是强化应急能力建设。通过组织多部门联合演练、专项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同时,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指导重点排污单位建立内部环境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自查与演练,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应急联动机制。
三是加强监测预警能力。依托现有环境监测网络,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污染源的动态监控,及时发现并预警潜在环境风险。同时,积极对接气象、水利、交通等部门,构建多部门协同的环境风险预警体系,提高风险识别和预测能力。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在环境应急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应急资源分布不均,部分区(市)县应急物资储备不足,应急装备更新滞后,影响快速响应效率。
2. 部分企业对环境应急管理重视不够,应急预案流于形式,缺乏实战演练,导致一旦发生事故,难以有效应对。
3. 环境应急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培训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置能力有待提升。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针对上述问题,我支队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持续推进环境应急管理工作:
1. 健全应急体系。进一步优化应急预案结构,细化应急响应流程,推动区(市)县层面应急预案全覆盖,实现“一企一案、一地一策”。
2. 加强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应急培训与演练,提升执法人员和企业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打造一支专业化、实战化的应急队伍。
3. 强化科技支撑。加快推进智慧环保平台建设,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环境风险的实时监测、智能预警和高效调度。
4. 深化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环境应急管理知识,增强公众风险防范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四、结语
环境应急管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成都市环境监察执法支队将继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面提升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为建设美丽成都、守护绿水青山提供坚实保障。
成都市环境监察执法支队
202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