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技创新课程第一课(初识科技创新及优质课教案文)】一、课程名称: 小学科技创新课程第一课——初识科技创新
二、授课年级: 小学三年级
三、教学时间: 40分钟
四、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了解什么是科技创新;
- 认识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互动问答、视频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
-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五、教学重点:
- 理解“科技创新”的基本概念;
- 了解科技与生活的联系。
六、教学难点:
- 如何将抽象的“科技创新”概念转化为小学生能够理解的内容;
-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科技的痕迹。
七、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包含科技相关图片、视频);
- 科技小发明实物或模型(如简易机器人、太阳能小车等);
- 学生分组任务卡;
- 教学挂图或黑板板书设计。
八、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以提问方式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科技吗?科技和我们每天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接着播放一段关于现代科技发展的短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科技的魅力。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见过的科技产品,如手机、电脑、智能家电等。
2. 新知讲解(10分钟)
教师结合课件讲解:
- 什么是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指利用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创造出新的产品、服务或方法,以解决实际问题或提高生活质量。
- 科技与生活的关系:
举例说明科技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如交通、医疗、教育、通信等方面。
3. 实践探究(15分钟)
- 小组活动: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领取一张任务卡,内容为“寻找身边的科技”。
要求学生在教室或校园中寻找并记录他们发现的科技元素,如智能门锁、电子钟、投影仪等,并尝试简单描述其作用。
- 分享交流:
每组派代表汇报他们的发现,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4. 拓展延伸(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让你设计一个方便大家的小发明,你会怎么做?”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提出自己的想法,并简单描述其用途。
5. 总结与作业(5分钟)
-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 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短文《我眼中的科技》,要求写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科技产品及其作用。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直观的视频、实物展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科技创新的基本认识。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增加实践环节,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十、板书设计:
```
小学科技创新课程第一课——初识科技创新
1. 什么是科技创新?
- 创造新东西,解决问题
- 提高生活质量
2. 科技与生活
- 交通、医疗、教育、通信等
3. 我们的发现
- 家里的科技产品
- 校园里的科技设备
4. 我的创意
- 设计一个小发明
```
十一、教学资源推荐:
- 视频资源:《科技改变世界》系列短片;
- 图书推荐:《小小科学家》《有趣的科技实验》;
- 在线平台:中国科普网、青少年科技创新网等。
备注: 本教案适用于小学阶段科技创新启蒙课程,注重趣味性与实践性,旨在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与创新意识。